栗云龙等高级军官所要考虑的事情虽然没有龙飞具体复杂,可是绝对不轻松,现代的管理理念认为,做上级主管的,一定要将任务压下来,明确分工,使自己能从中解脱出来思考更大更宏观的问题,特别是台湾鼎鼎大名的双料博士,八个工厂的企业主,担任过日本航空等国际级别企业高级职员的余世维先生提出过一句名言,让部下疲于奔命而自己舒舒服服享受人生的职业经理人,才是最成功的。栗云龙在高级指挥管理学院当然学习过类似的管理技巧,但是,他现在已经绝对地不相信了,因为环境已经改变,不是资本游戏莺歌燕舞的黄金时代,现在的举措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踏进万丈深渊,置数十万人民,甚至一个民族集团到悲惨的命运。
军队在第三天就进行了改革,不过,这是政委等人的说法,栗云龙不喜欢,也不允许用这个词汇,他虽然赞同这个时代的方向,却始终看不惯由此而产生出来的种种社会弊端,尤其是社会的两极分化,基尼系数超越了0。4的标准,令人发指地飙升到了危机四伏的0。51,社会矛盾日益酝酿和激化。都让他在骨子怀念若干年前的平民氛围,这也是他在军中不能得志的原因之一。
军队的整编和扩充加紧进行,坦克团按照实际的人员车辆进行了收缩,在编制上只确定为一个营,全称是机械化快速反应营。营长由荣美尔担任,他的职务是提升了。不过,人们开始对坦克部队贯以新的名称:钢铁部队。从老百姓们口中传说出来的这个词逐渐成为社会的通用语,并且稳定下来。
步兵还是三个团的编制,但是团长的人选做了重大调整,第一团由段大鹏担任,第二团由张德成担任,第三团交给了曹福田,等于是说,将实际的指挥权利更多地放给了前义和团的首领,三个团长自然都评定为少校军衔。军衔制度的实行有过一番波折和阻力,主要是前义和团首领们不理解,经过政委的认真细致的工作解释,他们也就欣然接受了。特别是张德成,他感觉这个军衔很新奇,比清朝官军的什么级别要好听,为什么呢?因为古装的戏剧里,大将军们总是大喝一声:校尉们,这些生活的知识和他的理解力吻合了。
军衔明显都低于正常,这是为了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
骑兵部队单列为一个独立营,整个部队的骑兵除了一百余匹来自于甘军外,剩余的近千匹都缴获自八国联军,在这个时代,骑兵是战场上最便捷的工具。除了各部队长配备了战马以外,多余的马都给了骑兵独立营,营长是原来的甘军下级军官马鸿溪,级别也是少校,这样做是对骑兵建设的重视,也是一种榜样和示意,马鸿溪是清朝官军的军官,重用他是表示中国新军对原来的清朝官军的态度是友好的,团结的。其二,马是回族人,重用他即是表达了民族平等团结的宗旨。当然,效果是极为明显的,马鸿溪听说自己将成为扩大了的骑兵部队的主官,非常兴奋,一再向栗云龙和赵阳刚表示感谢和效忠之意,虽然那种方式让人受不了,可是,老坦克团的军官们都暗自庆幸,自己的这一步走对了。
部队另外设置了一个补充团,一个后勤团。补充团还是一个花架子,只抽出十几名军官组建,其实是一个新兵招呼集的单位。后勤团则不然,以原来的坦克团二十几辆汽车和物资,十辆轻型的装甲运输车为主力,扩张了人手,扩大了规模。因为,炸个后勤部队服务的对象已经不再是一个团,而是数个团。
后勤团需要保障军队的重点物资供应,收集保存粮食,武器弹药,维修枪支,坦克等,任务其实很大很大。
补充团团长由参谋长欧阳风担任,由他来开辟新的工作,后勤团则交给了政委来监管,在当时条件下,能够胜任后勤工作,让栗云龙放心的只有这匹识途老马了。
所有的部队整合为一个师。栗云龙为师长,军衔是中校,尽管大家都有意见,可是,他还是固执地坚持,他认为,只有当我们的部队真的符合了一个主力师的实际能力以后,他再将军衔加以调整,这样的说法,其实是给大家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第四天上,各部队各军官都走马上任,开始履行责任和义务,栗云龙的主要工作不仅在于协调各方的事务,化解矛盾障碍,增加效力,更多的是来管理训练事宜。
这时最缺乏的是骨干力量,坦克营的老兵被抽调向各个单位,以至于营长荣美尔叫苦不迭,怨声载道,不过,这时的坦克部队基本上没有作战任务,训练量也没有,有限的珍贵的油料是消耗不起的,只能暂时停止训练,这样,也给了其他部队,尤其是新兵的训练提供了有利条件。
部队的整编过程其实就是各部队扩张的过程。经过战斗,各部队都有损失,有的连排建制几乎瘫痪。于是,部队在各城门都打了旗帜,向市民和进城来的农民们宣布招兵买马的意向。并且还派出骑兵营的部队到城外各地去做宣传。因为部队的严格纪律,对老百姓们的友好态度,特别是在城中公开审判并严厉惩处了犯罪分子,就在老百姓们的心目中确立了良好的形象,在大乱之中担惊受怕的老百姓们的要求是极其低下的,只要能保住性命,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