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庄是标准的北方村子,一排排的房子错落有致的排列,土地庙离辛庄就200多米的距离。
而李万荣的家在村庄里第三排中间的位置,不到一会就回到了家门口。
周围邻居看不到一点亮光,只有自己家还有一盏煤油灯闪烁着昏暗的灯光。
李万荣住的房子是83年洪水过后,国家给修的救济房。
堂屋是用青砖修的三间瓦房,东间是爹妈住。
西屋是之前没有分家大哥在住,正中的一间一般是见客或者吃饭的时候用,旁边还放了一张床。
自己以前就是睡在那里,分家后自己搬到了西屋,而现在床上现在放着母亲弄的咸菜和面等一些吃的东西。
西面紧挨着邻居也用土坯盖了两间房子,一间是二哥的房子。
分家后就一直空着,被父亲母亲放置一些农具和粮食。
另外一间是牛棚,这个牛是全家的宝贝,除了二嫂偶尔有点怨言,说太臭了,但是经常母亲一个眼神就镇压。
东面只有一间灶屋,灶屋南墙和院子中间有块空地,被母亲开发出来种了很多菜,全家吃的菜都要从这块很小的地里出,被母亲侍弄的很精细。
紧挨着院门旁也有一间房子,奶奶就是住在这间房子里。
院墙是用土坯建造的,只有一米多高的院墙。
感觉一抬脚就能跳过去,院门倒是很气派,两米多高的院门,还专门盖了一个三角屋檐。
实木的两扇大门,据说有几十年历史了,就算83年洪水浸泡了一个多月也没有能泡烂。
推开用实木做的院门,年久失修的院门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
这时院门旁边的一间屋子听到院门打开,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是小荣吗?也不知道回来吃饭,饭我给你放到灶屋的大锅里了,赶紧吃饭。”
再次听到奶奶的声音,李万荣压抑了很久的情感终于绷不住了。
泪水不自觉地流了下来,说话的声音颤抖都有点颤抖。
强压下推开奶奶门,扑倒奶奶怀里的冲动,回答道:“知道了奶奶,我这就去吃。你赶紧睡觉吧,已经很晚了,不用担心我。”
堂屋的门这个时候也开了,只披着黄绿色军大衣的李凤仪。
听到李万荣和奶奶的对话,有点阴沉的脸稍微有点缓和,但是嘴下丝毫不留情面:“死哪去了,别以为有你奶奶护着,我就不敢打你了,你再这么混下去看谁,我腿给你打断。”。
看到跟在后面的李万行,稍稍有点缓和语气:“老大,辛苦你了。赶紧回去睡吧,明天还要赶集打面。”
李万行回答道:“知道了,爹。我这就回去,明天我早点过来套牛车。你和俺娘也早点睡吧。”
转身对着万荣说:“万荣啊,听咱爹的话,别在犟了。我走了,你也抓紧时间回屋里换身衣服,别冻着了。”
“奶,我回去了,你也赶紧休息吧。”
李万荣看着大哥转身回家,感受了一下,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停了。
也没有说要送的话,不管已经在爆炸边缘的父亲,自顾自的从父亲旁边经过回到西屋,关闭西屋的门。
来到衣柜里拿出一套旧的棉衣,之前淋了雨把去年母亲为自己做的新棉衣淋湿了,只能拿这套旧的临时应急了。
李凤仪在门外依然不依不饶的说:“老三啊,你也老大不小了。迟早要成家立业,也不求你大富大贵,起码要能撑起一个家吧。志国有想法又敢干,论起来他爹是我堂弟,你和他还没有出五福。跟着他干有啥委屈你了,咱们村你去打听打听哪一个不想跟着他干,也就是咱们关系近,不然豁出我这张老脸也不行啊。你还不乐意了。”
李母听到父子几人发出的动静,也披上衣服从东屋里出来,帮腔道:“小荣啊,你咋就恁犟啊,你都快二十了,你看看咱村里像你那么大的哪有没有结婚的,隔壁的志伟考上了师范,不是咱们能比的,他以后是要吃商品粮的,可不是咱泥腿子能比的啊。看看和你一起长大的几个孩子都多大了,你怎么就不着急啊。”
李万荣刚穿上棉袄,听着门外爹娘恨铁不成钢的唠叨,也不觉得烦。
既然上天让自己重新来过,怎么还像上一辈子一样,不是在打工就是在打工的路上,九十年代刚开放没几年稍微做些生意,也会让自己衣食无忧了,哪里还用去给人家打工啊。
笑眯眯的打开西屋的,看到自己爹娘年轻很多的脸,笑着道:“知道啦爹娘,我一定努力干活,你俩别说了,赶紧回屋睡觉吧。”,说着就推着他俩往东屋里去。
李母被他推的有点踉跄,笑骂道:“就会哄我,看明天你还跑哪去,明天让你爹把你锁屋里。”
李万荣看到爹娘已经进屋,也不管他们了。
来到拿起堂屋桌子上的煤油等就往灶屋里走去,边走边想:没有电真不舒服,好像是明年年底才开始架电线吧。刚开始电还贼贵,都不敢怎么点灯。自己娘为了省电还闹了不少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