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瞒张主任,我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些机床,只懂得理论,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对于能不能修好,心里其实七上八下。”
“如您所讲,我父亲是一名高级机械工程师,家里有大量机械类书籍。”
“小时候,父母因为工作经常不在家,我一个人闲得无聊翻看父亲的书打发时间,看得多了,了解的机床种类也跟着多起来。”
讲到这里,陈海峰用真诚的语气,向丁跃进道谢。
感谢丁跃进对他的信任。
给陈海峰这次实践能力的机会。
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陈海峰将他懂的各项技术,全部归结于看书自学。
六七十年代,依靠自学成才的人才,大有人在。
龙国受西方世界联手打压,加上与老毛子决裂。
许多的科学技术,只能靠自我学习,自我攻关。
技术人员出身的工业办公室主任张建设,对此深有感触。
建国初期。
各类工业和经济建设,依靠的专家大多有过留学经历。
随着国内外的局势变化。
土专家成为科技与工业领域的主要组成部分。
自学成才这种事,放在龙国屡见不鲜。
陈海峰的回答,倒也并不突兀。
“以你的能力,考上大学应该不成问题,但是我听老丁讲,你不打算考大学,准备扎根当地,不知是否有此事呢?”
关于这个问题,不止一个人问过陈海峰。
对此,陈海峰心里早有腹稿。
妻子王文秀是乡下户口,女儿也才几岁。
一旦陈海峰考大学,将长时间与妻子女儿分开。
之前,陈海峰做了一些错误,已经很对不起妻子女儿。
等妻子女儿的身份,从农村户口变成城市户口,陈海峰才会考虑考大学。
“就算不考大学,我同样能为国家发展建设做贡献。”
“说得好。”
张建设语气赞许。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需要的知识人才,不上大学,难道就不能成为知识人才吗?我看未必。”
“只要有上进心,愿意认真学习,努力掌握文化知识,没有大学学历,户口在乡下,照样能为国家的建设,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陈海峰同志,你的回答令我刮目相看,为了回城,为了考大学,不少人丑态毕露。”
“这种人就算上了大学,毕业分配到重要部门,依我看,他们也未必能做出贡献。”
张建设感慨道。
丁跃进脸上出现深以为然的表情。
人品有问题,即使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
紧接着,张建设话锋一转。
话题转移到滨机厂。
陈海峰帮滨机厂修理数控机床,怒斥外国人弗兰克的事情。
张建设竟然全都知道。
陈海峰没有任何惊讶。
张建设是市里三号人物,调查一个人做过的事情,简直是手到擒来。
没有任何难度。
然而张建设接下来的话,又让陈海峰大为意外。
张建设不但清楚,陈海峰在滨机厂的所作所为。
还知道陈海峰认识第三汽车厂技术员梁川。
通过梁川的引荐,滨机厂才同意让陈海峰试着修理机床。
“梁川同志推荐你帮助滨机厂修理出现问题的数控机床,证明你不仅了解机械,同样也了解汽车。”
“如果在滨城开办汽车厂,你认为前景如何?”
陈海峰暗暗吃惊。
张建设或者说市里筹划的大事,是要在滨城建汽车生产厂。
丁跃进不停用眼神提示陈海峰。
一定要谨言慎答。
想好了再说。
张建设看上去是在听陈海峰的建议,实则在考察陈海峰。
滨城属于传统工业城市。
建汽车生产厂的条件十分成熟。
与邻省第三汽车厂结成兄弟企业。
三汽厂出技术,人员。
滨城当地提供土地和资金,材料。
合作建厂,一块做大做强。
关于建汽车厂这件事,工业办公室早就已经开始筹备。
不出意外。
最快明年中旬,最晚明年底。
事情一定会有眉目。
一座新工厂拔地而起,需要大量的职工和管理干部。
只要陈海峰的回答能让张建设满意。
未来的滨城汽车厂,肯定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解决一个招工指标,完全不在话下。
陈海峰沉默不语,像是在思考应该怎么回答。
丁建设安慰道:“这不是考试,只是随便闲聊,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用有所顾虑。”
“张主任,既然您这么说,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