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夏都城,兴庆府......
西夏皇宫......
虽然远离宋金战场,但西夏的己经被战争的乌云所笼罩!
西夏丞相拓跋云多次劝诫西夏皇帝李乾顺不要得罪南宋,但每每都被拒绝。
如果出兵没有必胜的把握,那是要给人留下话语权的。
枢密使李成庆说道:“启奏陛下,宋军没等过除夕,便挥师北上,只留下一万兵力于燕京!”
李乾顺叹息一声,“宋军这是迫不及待的要灭金啊!”
丞相拓跋云说道:“陛下,能留给我们的时间己经不多了!既然您己下定决心求战,那也该是时候动手了!”
“嗯,这正是朕今日想说的。”李乾顺站了起来,“眼下正是金国生死存亡之际,我们己经不能再等!诸位,你们觉得打哪里为妥?”
李成庆说道:“陛下,臣觉得我们应该攻占太原,切断宋军南北之间的联系!”
濮王李仁忠说道:“李枢密,我大夏兵微将寡,切断宋军南北之间的联系谈何容易!反过来说,这样做很容易受到宋军的南北夹击,所以我觉得你说的风险太大!”
李乾顺点了点头,“嗯,濮王说的有道理,好是好,就是我军兵力实在是薄弱!”
《宋史·夏国传》载:“诸军司驻防兵力总计五十余万,另有擒生十万,兴、灵之兵,精练者又二万五千,别副以兵七万为资赡”。
这样算来,西夏的常备军数有七十万左右,这个数量己经不小。
然而要知道,西夏实行全民皆兵的军制,战时“凡年六十以下,十五以上皆自备弓矢甲胄以行”。
所以,根据常备军数可以推测出,西夏只有三西百万的人口。
尽管西夏地狭人少,但夏军的战力却不弱,曾经打败过宋军和辽军的进攻,形成宋、辽、夏“三国鼎立”的局面。
但它又是一个恃强凌弱的主,谁厉害就跟着谁,谁弱就打谁。
晋王李察哥说道:“陛下,张浚几乎带走了关中的兵力,依臣看我们就该一鼓作气拿下关中,如此一来必然让南朝分兵,以缓金国之压力!”
李察哥接着说道:“关中之地,东有潼关可窥探中原,西有大散关可图西川,南为秦岭是天然屏障,故进可攻退可守,这对我大夏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
晋王李察哥,是李乾顺的弟弟,智勇双全,手中掌握西夏的兵权。
濮王李仁忠说道:“我大夏先祖曾经在大唐黄巢之乱时,发兵南下而一举攻破长安!所以南下我们是有地利之势的,我赞同晋王的策略!”
西夏皇帝的“李”,就是那个时候来的,拓跋才是他们原来的姓。
唐末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因平定黄巢有功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赐封五州之地,又加任拓跋思恭为太子太傅,晋爵为夏国公,赐姓李,拜夏州节度使。
丞相拓跋云说道:“发兵首取关中,我看也只能如此!”
李乾顺满意的点了点头,“诸位,可还有不同的意见啊?”
大臣们没有人应话,李乾顺接着说道,“那就这么定了,发兵首取关中!”
“察哥听旨,由你亲自挂帅,领二十万大军南下!”
“臣遵旨!”
“兵贵神速,我们一定要在宋军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一举拿下关中!”
“臣明白!!”
“另外,继续加强东线、南线边境的防务,在夏州、银州屯兵十万,以防宋军从东线向我大夏进攻!”
众臣齐声应道:“臣等遵旨!!”
枢密使李成庆说道:“陛下,我们可以多线进攻,以此来牵制各地宋军,让主力的进攻更加快速!”
李成庆接着说道:“进攻目标可为南线的西宁州、兰州、西安州,这些州县宋军刚从齐国手中接过不久,必然人心不稳,我想应该可以轻而易举的拿下!得手后,再继续南下扩大战果!”
“嗯。”李乾顺点了点头,“晋王,你以为如何?”
李察哥说道:“臣以为可以!”
“那好,此事就这么办!”
“臣等遵旨!!”
......
五天后,李察哥率二十万主力南下,兵锋首指延安府!
夏军相继攻占定边军、保安军等边关城池,延安告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