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世人皆欲杀,李太白真该死乎?
啍,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李太白怎会拘泥于此?”
醉酒之下的李太白依旧是狂傲!
他用他的傲,掩藏着自己的失落。
李太白看着天幕上的自己,更多的是有些失落和失意,
他没想到未来的自己如此狼狈,竟然还顶上了叛贼的称号。
幸好有郭子仪搭救,也幸好还有挚友杜甫记得自己,河南杜少陵,看来要好好认识一番了。
但是,在权贵们的眼中,尤其是李隆基的眼中,李太白不过是一个粉饰太平的诗人,用来替自己撰写文章的戏子。
大部分人都不在乎李太白的遭遇,就连唐玄宗李隆基也说道,
“郭子仪,是我本朝忠臣,天幕就已经证明了一切,朕必重用之。”
只有颜真卿,张巡上前安慰了一番,李太白也只有强颜欢笑,随意扯了个话题遮掩了过去。
但,他是超脱于俗世的谪仙人!
他不是没有痛苦过,只是他的一生把苦难和自由分得很开,
他从来不拒绝接受磨难,但是也从来没有丢失过自由浪漫,永远一派天真烂漫,无所拘束。
李太白即使到了暮年,历经磨难仍不改初心,写的诗依然畅快不羁。
李太白心中暗道,
“他人的命运足以凭借天幕改变,我李太白何尝不是如此?”
随后,天幕之上的内容继续快进:
历时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被平定。
唐肃宗去世后,唐代宗即位,宦官程元振担心郭子仪等老将影响力大,多次离间和陷害他。为表忠心,郭子仪将唐肃宗所赐诏书全部呈给唐代宗。
公元前763年,吐蕃进攻唐朝,程元振却不报告。
长安百姓和官兵纷纷逃离。
在这危急关头,郭子仪率寥寥数骑进行反击,与其他将领合作,共同对抗吐蕃,最终收复长安。
唐代宗回到长安城后,赐予郭子仪铁券,并将他的画像挂在凌烟阁上。
当年十月,吐蕃又攻入关中,占据奉天、武功,整个京师为之震动。
代宗急令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出镇咸阳,郭子仪长期闲居在家,出征时仅随行人马二十人。
吐蕃二十万人,布营数十里,已渡过渭河,直逼长安。
似乎要重演当年渭桥旧事!
不久吐蕃攻入长安,代宗出逃。郭子仪率军前往商州,在商州招集逃亡士卒,得四千人,军势才稍为旺盛。
他从蓝田出发,虚张声势,夜间点燃无数火把,吐蕃以为唐军众多,惊惧弃城而去。
郭子仪进入长安,京城这才安定。
代宗从陕州回到长安,慰劳郭子仪说:
“我早没有重用爱卿,才到了如此地步。”
公元前764年,仆固怀恩叛变,劫掠百姓,引诱吐蕃等势力攻打唐朝。
郭子仪挺身而出,集结兵力,收复失地,安抚叛军归降。
多次抵御外敌入侵,并与回纥达成和解,使叛军纷纷溃散,保卫了唐朝的边疆!
突然,天幕上再度传来厚重的声音。
【醉打金枝,郭子仪的处世之道!】
郭子仪是平定“安史之乱”的首功之臣,说他再造大唐社稷也并不为过。
唐代宗为了能进一步拉拢郭子仪,便将自己的爱女升平公主指婚给郭子仪的儿子郭暧。
如此一来,唐代宗与郭子仪不仅是君臣,还是亲家翁,关系自然更加稳固。
升平公主与郭暧婚后,郭暧认为妻子是公主,所以凡事都要先听她的意见。
然而升平公主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她不仅不把丈夫郭暧放在眼里,
甚至对公公郭子仪也不太尊敬,这令郭暧十分郁闷。 两人相处时间久了,郭暧心中的不满便越积越深。
郭子仪七十大寿这一天,满朝文武和郭家的亲朋好友都争相来贺,
连皇帝唐代宗也派人送上了贺礼,可却唯独不见升平公主的身影。
这要是换了在平时,郭暧也就忍了,
可眼下这么多人在场,他的妻子却连面都不露,这让他这个丈夫的脸往哪儿搁。
郁闷的郭暧敢怒不敢言,只好在酒席上喝闷酒,一不小心就喝多了。
正所谓酒壮怂人胆,郭暧喝多后就跑到房里叫升平公主以儿媳妇身份出来给郭子仪行下跪礼,
结果升平公主不但不同意,还像往常那样对郭暧劈头盖脸地训斥。
这下郭暧的火气也上来了,他对升平公主说道:
“你不就是仗着你爹是天子吗?我爹就是瞧不上当天子,所以才不当!”
原话:【“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为!”】
两口子吵架本是常事,吵到气头上的时候什么话都可能会说出口。